今年我國氣象形勢復雜,總體呈現“南雨北旱”的分化局面,南方經歷接連不斷的暴雨的同時,北方卻在經歷大范圍的高溫和干旱。除了云南遭遇十年以來最嚴重旱情外,目前多地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。

各地旱情速覽
內蒙古干旱面積超四成
今年5月以來,內蒙古中西部降水稀少,旱情不斷發展。進入6月份,內蒙古大部分地區晴間多云、升溫持續。截至目前,內蒙古干旱面積達44.36萬平方公里,約占土地總面積的45%。其中,內蒙古牧區干旱發生面積超五成,以重旱為主;農區干旱發生面積超二成,以中旱為主;林區干旱發生面積不足二成,以輕旱為主。
河南60%縣市達到重旱及以上
5月10日至6月5日,河南省平均降雨量5.5毫米,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九成多,為有資料記錄以來,同期降雨量最少的一年。同時,全省出現大范圍、持續性的高溫天氣,河道來水不斷減少,水利工程蓄水不足。根據氣象干旱監測,截至6月6日全省有60%的縣市氣象干旱達到重旱及以上等級,其中有33%的縣市達到特旱等級。截至6月7日晚,河南已有11個市縣發布干旱橙色預警。
安徽北部局地達到特級旱情
安徽省淮河以北高燒不退,蒸發加快,加上降雨稀少,淮北大部分地區出現了程度不等的旱情,部分地區出現重旱,局部達到了特級旱情。
截至6 月7 日,合肥以北普遍出現中等以上氣象干旱,其中沿淮淮北西部出現重旱,局部達到了特級旱情。
旱情等級判定
特旱、重旱、中旱……這些等級劃分有著明確的標準。《氣象干旱等級》國家標準中將干旱劃分為五個等級,并評定了不同等級的干旱對農業和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:1. 無旱:正常或濕澇,特點為降水正常或較常年偏多,地表濕潤;2. 輕旱:特點為降水較常年偏少,地表空氣干燥,土壤出現水分輕度不足,對農作物有輕微影響;3. 中旱:特點為降水持續較常年偏少,土壤表面干燥,土壤出現水分不足,地表植物葉片白天有萎蔫現象,對農作物和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;4. 重旱:特點為土壤出現水分持續嚴重不足,土壤出現較厚的干土層,植物萎蔫、葉片干枯,果實脫落,對農作物和生態環境造成較嚴重影響,對工業生產、人畜飲水產生一定影響;5. 特旱:特點為土壤出現水分長時間嚴重不足,地表植物干枯、死亡,對農作物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,工業生產、人畜飲水產生較大影響。
如何抗旱?
旱情嚴重時,無異會影響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,尤其是農業生產。而緩解旱情的根本在于水,如何廣泛開辟水源、科學調度水源是最關鍵的。
?優先重點確保旱區群眾飲水安全,把人畜飲水放在抗旱的首位。
?靠近大中型水庫和江河干流的地方,要千方百計把提灌工作做好,其他地方打抗旱井。
?密切關注氣象變化,抓住有利時機,積極組織實施人工增雨。
?推廣節水灌溉技術,采用噴滴灌等方式,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。
?提倡節水抗旱栽培技術,包括深耕深松、選用抗旱品種、增施有機肥、地面覆蓋保墑。
?暫時利用質量較差的水源,包括劣質地下水以至海水等。
?長期來看,植樹造林,改善區域氣候,減少蒸發,防治水土流失。
